茹米思源

稻米一直是台灣最重要的主食,起源也相當早,從十七世紀左右即有相關記錄,而稻米的發展卻是逐步且辛苦的,全都是台灣人克苦耐勞辛勤耕耘的成果。

十七世紀荷蘭人佔領台灣,當時因為外銷經濟利益考量而鼓勵民間種植甘蔗,後來荷蘭人發覺糧食須自給自足才符合經濟效益,於是開始在民間少量種植稻米,此為台灣稻米種植的起源。

明末清出時,鄭成功將台灣納入版圖後仍維持以種植甘蔗為主,直至清康熙四十年左右台灣經常為饑荒所苦才開始大量種植稻米,不過當時種植的都還是本土品種,俗稱本島米,也就是現在的在來米。

到了日據時代,日本人覺得台灣本島米較硬且口感不佳,於是開始引進日本品種的蓬萊米,當時先在陽明山竹子湖地區進行試種,孕育成功後才開始推廣並量產到台灣其他地區,同時因為氣候及地理條件等因素,產地慢慢南移並逐漸以中南部為主,其中更以彰化地區濁水溪流域佔盡水質、土壤、氣候等地利因素,因而成為台灣最大米倉!

政府遷台之後,經過政府農業單位不斷研發改良,台灣稻米的品質已逐漸達到世界頂尖水準, 在政府及農民們多年的努力之下,更創造出台灣獨特的精緻米食文化。